?
2025-09-17 11:45?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社會熱點新聞,近日河南發生一起因融資租賃和抵押糾紛事件:小伙小張為償還7萬元債務,私自將姐夫為父親購買的14萬元新車抵押給金融服務公司,實際到手僅7.5萬元,十幾天后贖回卻被要求支付13.6萬元。
一、事件經過
抵押過程
小張通過手機APP簽署電子合同,未仔細閱讀條款即完成簽名。合同實為融資租賃協議,公司以8.5萬元(含GPS費及前兩期租金)“買斷”車輛所有權,再以月租近4000元回租給他,租期3年。
糾紛爆發
姐夫發現車輛被抵押后,試圖以9.5萬元贖回,但公司堅持需支付13.6萬元(含剩余本金及違約金),稱合同已明確所有權轉移條款。
二、法律爭議焦點
合同性質:公司堅稱業務合規,合同為融資租賃而非抵押貸款;小張則主張誤簽合同,未被告知關鍵條款
維權可能:根據《民法典》,若小張能證明存在重大誤解或公司未履行格式條款說明義務,可申請撤銷合同
三、社會反響
網友對此評價兩極:部分認為小張“簽字不看合同應自負其責”,另一部分則質疑公司“以融資租賃之名行高利貸之實”。目前雙方尚未達成一致,或需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該事件暴露出部分金融公司利用合同漏洞牟利的問題,也警示公眾需審慎簽署電子合同。
本文“融資還是抵押沒看合同嗎?”來源:http://www.libaolaser.com/news/shehui/8714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