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0 10:03?出處 溫州在線
特朗普提到了這個數字,他告訴《福克斯與朋友們》說“我們結束了七場戰爭”。
溫州在線軍事新聞訊,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一直將自己定位為和平締造者,并宣揚自己為結束全球沖突所做的努力。
周一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其他歐洲領導人會晤時,特朗普重申,他為阻止多場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一場。
“我打了六場戰爭,也結束了六場戰爭,”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澤連斯基對談時說道。他隨后補充道:“如果你看看我今年達成的六項協議,你會發現它們全都處于戰爭狀態。我沒有達成任何停火協議。”
他于周二提到了這個數字,并告訴《福克斯與朋友們》:“我們結束了七場戰爭。”
然而,盡管特朗普幫助調解了許多國家之間的關系,專家表示,他的影響并不像他聲稱的那樣明顯。
以下是對這些沖突的詳細分析:
特朗普因結束這場為期12天的戰爭而受到贊譽。
以色列于 6 月對伊朗核計劃的核心和軍事領導層發動了襲擊,稱其希望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但德黑蘭方面否認了這一嘗試。
特朗普指揮美國戰機襲擊伊朗福爾多、伊斯法罕和納坦茲核設施后不久,就促成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談判。他公開敦促兩國維持停火。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凱恩研究所執行主任伊芙琳·法卡斯表示,特朗普應該因結束這場戰爭而獲得贊譽。
“如果伊朗重啟核武器計劃,沖突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爆發,但無論如何,雙方之間已經陷入了一場熱戰,”她說。“而且在特朗普總統介入并向他們發出最后通牒之前,這場戰爭還看不到真正的結束。”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美國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以色列-伊朗緊張局勢專家勞倫斯·哈斯也認為美國在促成停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他將其描述為兩個敵對國家之間持續不斷的“日復一日的冷戰”的“暫時喘息”,這種冷戰經常會引發沖突。
這充其量可以說是緊張局勢,而與美國沒有直接關系的和平努力已經停滯。
青尼羅河上的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自十多年前宣布開工以來,就引發了埃塞俄比亞、埃及和蘇丹之間的摩擦。今年7月,埃塞俄比亞宣布該項目竣工,并計劃于9月舉行落成典禮。
埃及和蘇丹反對該大壩。盡管尼羅河的絕大部分水源來自埃塞俄比亞,但埃及的農業幾乎完全依賴這條河。與此同時,蘇丹擔心洪水泛濫,并希望保護自己的發電大壩。
在其第一任期內,特朗普曾試圖促成埃塞俄比亞和埃及達成協議,但未能達成。由于爭端,他暫停了對埃塞俄比亞的援助。今年7月,他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網站上發帖稱,他參與了“圍繞大壩的斗爭,(并且)至少目前是和平的”。然而,分歧依然存在,埃及、埃塞俄比亞和蘇丹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
“說這些國家處于戰爭狀態未免言過其實,”哈斯說,“我的意思是,他們根本就沒處于戰爭狀態。”
四月份發生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游客遇害事件使印度和巴基斯坦比過去幾年更接近戰爭邊緣,但最終達成了停火協議。
特朗普聲稱美國促成了停火,并表示停火部分原因是他提供了貿易優惠。巴基斯坦對特朗普表示感謝,并推薦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印度否認了特朗普的說法,稱美印之間沒有就停火相關的貿易問題進行過對話。
盡管印度淡化了特朗普政府在停火中的作用,但哈斯和法卡斯認為,美國在幫助停止戰斗方面應受到贊揚。
“我認為特朗普總統從各方面來看都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但可能并非決定性作用。而且,我不確定你是否將其定義為一場全面戰爭,”法卡斯說。
白宮將這些國家之間的沖突列為特朗普解決的問題之一,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這兩個鄰國之間并沒有出現戰爭威脅,特朗普今年也沒有為改善兩國關系做出任何重大貢獻。
科索沃是前塞爾維亞省份,于2008年宣布獨立。自獨立以來,緊張局勢一直持續,但從未發展到戰爭的地步,主要原因是北約領導的維和部隊已部署在科索沃,科索沃已得到100多個國家的承認。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他與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達成了一項廣泛的協議,但大部分協議都沒有得到執行。
特朗普在非洲鄰國之間的和平努力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他并不是孤軍奮戰,沖突也遠未結束。
礦產資源豐富的剛果東部地區飽受一百多個武裝團體的侵擾。其中最強大的是鄰國盧旺達支持的“M23”叛軍組織。盧旺達聲稱,他們正在保護自己的領土利益,并聲稱部分參與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人已經逃往剛果,并與剛果政府軍合作。
特朗普政府的努力在6月獲得了回報,剛果和盧旺達外長在白宮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然而,M23并未直接參與美國促成的談判,并表示無法遵守一項不涉及其的協議條款。
和平的最后一步原本計劃是剛果和M23之間達成一項由卡塔爾促成的單獨協議,以實現永久停火。但由于戰火仍在持續,卡塔爾主導的協議周一的最后期限被錯過,而且目前還沒有公開跡象表明剛果和M23之間將就最終條款進行重大談判。
本月,特朗普在白宮接待了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領導人,雙方簽署了一項旨在結束兩國數十年沖突的協議。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稱這份協議是“重要的里程碑”,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稱贊特朗普創造了“奇跡”。
兩國簽署了旨在重新開放主要交通路線的協議,并重申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簽署和平條約的承諾。該條約文本已由兩國外交部長在會晤中草簽,表明已獲得初步批準。但兩國尚未簽署并批準該協議。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一直因領土問題陷入激烈沖突,當時亞美尼亞族部隊控制了卡拉巴赫省(國際上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及其附近地區。2020年,阿塞拜疆軍隊收復了大片領土。俄羅斯斡旋促成停火,并向該地區部署了約2000名維和人員。
2023年9月,阿塞拜疆軍隊發動閃電戰,奪回了剩余部分。此后,兩國一直致力于恢復正常關系并簽署和平條約。
泰國和柬埔寨官員認為,特朗普推動這兩個亞洲鄰國同意在今年夏天的短暫邊境沖突中停火。
柬埔寨和泰國過去曾因邊界沖突。最近一次沖突始于7月,起因是邊境一枚地雷爆炸,導致五名泰國士兵受傷。自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在沖突中喪生以來,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此次沖突導致兩國外交關系破裂,并擾亂了泰國政局。
7月底,兩國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同意無條件停火。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極力推動該協議,但直到特朗普介入之前,進展甚微。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警告泰國和柬埔寨領導人,如果敵對行動持續下去,美國將不會推進貿易協定。這兩個國家都面臨經濟困難,而且都尚未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盡管它們的大多數東南亞鄰國已經達成了協議。
政治分析家、密歇根大學博士生肯·洛哈特帕農特 (Ken Lohatepanont) 表示:“特朗普總統決定以停火作為談判成功結束的條件,這可能在確保雙方坐到談判桌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文“有點吹牛的意思”來源:http://www.libaolaser.com/news/junshi/8657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