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9 10:49?來源 新華網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模型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于北京時間9日4時16分在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人類的航天科技發展已經非常驚人,“螢火一號”要飛行幾億公里準確到達火星軌道,在茫茫宇宙中,找到這顆行星,而且能在火星軌道進行一系列探測,真是不可思議,好了,不說外行話了,看看新華網新聞里說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將要進行哪些探測。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取名“螢火一號”,這個探測器一定很小,由中國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厘米,高60厘米。兩側太陽帆板展開近8米,質量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
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升空后,“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上的主發動機將開始工作,并通過3次點火將兩個探測器送入環火星軌道,全部飛行過程將歷時300天左右。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自主研發,“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厘米,高60厘米。兩側太陽帆板展開近8米,質量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探測器上攜帶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儀、掩星探測接收機等4類有效載荷。它將對火星進行為期一年的在軌探測,其任務包括探測火星及其空間環境、揭示類行星空間演化特征等。
航天專家認為,盡管其他國家已向火星發射過約20個探測器,然而尋找水和生命痕跡及探究火星表面物理化學特性是這些航天器的探測重點。與之不同的是,“螢火一號”將重點探測火星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等空間環境。這不但對揭示火星演化史十分重要,而且還為中國下一步進行深空探測打下基礎。
據俄航天署公布的消息,總質量達13.5噸的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將環繞火星軌道飛行數月,并進行一系列探測。隨后,其著陸艙將在火衛一上選擇適合地點并著陸。著陸艙上的兩個機械臂將在火衛一表面收集質量約200克的土壤并將其放置于返回艙內。隨后,“福布斯-土壤”的返回艙將帶著這些樣品離開火衛一,并用10至11個月的時間重返地球。而探測器上的其他星載儀器將繼續對火星的氣候和軌道空間進行長期探測。
據悉,如果“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兩顆探測器能夠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人類將首次實現利用處于不同位置的兩個航天器來同時對火星電離層和磁場進行研究。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副署長達維多夫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聯合探測火星對俄中雙方而言意義重大,希望這一項目能夠最終圓滿成功。
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 將飛行3.5億公里
8月25日,嫦娥二號衛星準確進入太陽與地球引力平衡點——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的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成為太陽系中飛得最遠的中國來客,但這樣的距離相對于螢火一號的旅程來說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后者將飛行約3.5億公里,在此過程中邁出中國深空探測的重要一步。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螢火一號工程應用首席科學家吳季透露,自1960年以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其中15次成功進入了火星軌道,8次成功著陸,并釋放了3輛火星巡視車。但是,這些探測計劃的科學目標幾乎都是追蹤水的痕跡、發現生命信號,其軌道也大都是極軌圓軌道。只有俄羅斯的“福波斯2號”曾經對火星的空間環境開展過探測,但只工作了三個月就與地面失去聯系。因此人類對火星的高層大氣、電離層、磁層環境和太陽風的相互作用等都了解甚少,螢火一號正好填補了此項空白,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新華網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11月8日電(報道員伊格爾·謝列布良內)
本文“”來源:http://www.libaolaser.com/keji/hangtian/4029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